利用汉字的构成关系来促进学习这个想法已经被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例如王宁、吕必松、张朋朋、Joël Bellassen等。了解了一个汉字与它的更基本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汉字的本义,进而理解这个汉字如何构成相应的词,进而习得这些词, 乃至句。例如“木”、“林”、”森”,了解其构成关系就可以举一反三,学习成本大大降低。我们的基本问题是:第 一、在个体的层次,能不能给所有的汉字都找出这样的关系。第二、如果在个体的层次这样的关系是普遍的,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整体的最优学习顺序。前者需要在字源和字用的层次对每一个汉字做分析,后者可以通过把汉字看成一个网络来研究。
在这张汉字地图上,每一个顶点就是一个汉字。如果两个汉字存在构字关系,则从用来构字的汉字到构成的汉字之间连接一条有向边,例如从“大”和“一”到“天”。我们拆分的时候尽量逐层拆分,例如“照”先做“昭”和“火”的拆分,然后“昭”拆分为“日”和“召”,“召”再拆分为“刀”和“口”。我们所作的拆分到基本汉字(也就是基本表意或者表音单位)为止,而不是到笔画。
当然我们的汉字拆分肯定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我们的汉字本义与汉字字源的解释(正在做,尚未发布)也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我们专门为注册用户设计了反馈模块。另外字源图片和本义图片的功能也希望用户和我们一起来建设和完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爱。
基于我们自己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有他人收集整理的资料,我们初步建设了这个网站。目前我们提供的资料包括:
目前主要资料来源:
引用:如果您的学习和研究使用了我们提供的数据,请引用我们的文章(发表以后会更新发表记录)或者我们的网站(汉字理解型学习http://www.learnm.org)。
目前本项目组成员:闫小勇,沈哲思,鲍建樟,Richard Sears,吴金闪
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